中国唱好 但专家分析2024年中国经济形势不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上调全球和中国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中国官方《人民日报》2月22日头版以此唱好中国经济,称中国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惟官方最新的数据显示,外国对华直接投资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中国的通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分析认为,这是经济不景气加深的一个明显症状,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华尔街日报》早前报道引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贸易政策与经济学教授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前中国区负责人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说,最新的物价数据和其他一系列疲软的经济信号「预示着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隐患重重的时期」。

他说:「如果中国的通缩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而是依赖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来重振经济,那麽中国的通缩也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冲击。」

法国安联(Allianz)首席经济学家苏布兰(Ludovic Subran)曾在世界银行和法国财政部工作,他於2月22日在经济《回声报》撰文分析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会进一步放缓。

2023年中国经济虽然达到了官方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就是2023年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 5.2%,不过属於近几十年来增长率最低。

根据中国官方的消息,中国31个省份中有17个没有达到2023年GDP目标。另外中国房地产危机持续,岁末年初中国股市暴跌,导致中国政府采取全方位的干预措施,从增加财政支持,到注资救市等手段,让中国房地产和股市危机有所缓和。

法国经济学家苏布兰认为2024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由於中国消费者的信心危机也削弱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政府结束了严厉的控制新冠疫情措施,不过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预期的反弹。

从短期来看,中国消费者因的财产和金融储蓄缩水而情绪低落,中国房地产业比新冠疫情大流行前低 26%。房地产泡沫已经破灭,显示中国内需低迷。

需要关注的是,面对美国和欧洲等西方的快速脱钩,外国向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在迅速减少,或者出现贬值。

如滙丰银行曾经大量投资中国来促进自己的增长,《华尔街日报》消息在2023年的最後三个月该银行亏损1.53亿美元,主要由於所持交通银行的股份大幅度减值。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从此前多年两位数增长率下降到最近十年个位数字。

随着监管壁垒增加和日益恶化的地缘政治局势等不利因素也正在削弱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有人批评你可以在中国随时退出投资,但你永远无法离开,把资金带走。

从中期来看,中国人口增长带来的红利已经终结,中国人口进一步老龄化。

因此中国政府清醒的认识到必须推出有效措施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