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如何看待中国的两会

中国名义上的最高权利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年的年会星期一结束,在诸多国际媒体看来,没有惊喜声,到是充满了叹息声。从宣布不再举行会後总理记者会,到总理亲自宣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 元,到大会通过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将服从和效忠习近平列为中国中央政府工作的第一优先,取消或大大缩减政府政务透明公开,变得更加封闭。
日经亚洲(Nikkei Asia)11日称,今年中国“两会”中五件“没有”的事情,较会议本身达到的目标更引人注目。以下是五件“没有”的事情:一丶没有总理记者会;二丶没有惊喜的经济政策;三丶没有改变的外交政策和外长;四丶没有风险的安全措施;五丶没有偏离习近平路线。
美联社发表题旨相似的新闻报道,其大标题是《中国全国人大年会结束,展示团结支持习近平的强国愿景 》;其副标题是,「为期一周精心策划的会议凸显中国政治已经变得越来越为提升习近平主席而服务」。
路透社周一就中国全国人大年会闭幕发表报道,标题是《中国精心策划的政治会议传达了控制的信息》。 报告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了从台湾到技术的所有问题,但观察人士表示,无论是实质上还是风格上看,其关键信息都很明确:习近平主席加强控制,更加关注国家安全。
《每日新闻》所说的习近平治下的当今中国的所谓「内向性」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不委婉的说法则是封闭性。 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尚未结束之际,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当局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它使中国走向封闭的最新行动。
法国报纸《20分钟》发表报道,大标题是《中国:北京在人大年度会议期间收紧互联网接入限制》,副标题是,“审查制度·即使是通常可以让用户用来翻越信息 封锁墙访问(国际社交媒体)脸谱网或X(原先的推特)的翻墙软体VPN目前也无法使用。”
华尔街日报提到,目前中国经济正在放缓,房地产行业仍然低迷且消费疲软,因此,对於这个被称为「两会」的最高决策层会议,各届原本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政府会加大刺激力度来推动中国经济复苏。但这些期望落空了,政府公布的经济目标没有给出多少有关中国经济振兴计划的新资讯。
有评论员称,两会中提到的解放思想,意思其实是封闭思想丶统一思想,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一人的思想上来,不得越过雷池半步。 用中国一位最高层官员曾经说过的话说就是,对习近平「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